我国海岛与海岸带遥感调查研究 |
海洋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苏奋振(8) |
2013年 |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孙鸿烈(1)、赵士洞(4)、于贵瑞(8)、欧阳竹(13) |
2012年 |
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葛全胜(1)、邵雪梅(3)、郑景云(4) |
2012年 |
典型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机理与环境行为 |
广西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陈同斌(1)、雷梅(3)、韦朝阳(5)、杨军(9) |
2012年 |
污泥好氧生物发酵处理成套设备研发与应用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陈同斌、高定、郑国砥、陈俊、郑玉琪、刘洪涛、黄启飞、彭淑婧 |
2012年 |
云南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陈同斌(3)、雷梅(6) |
2012年 |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及工程示范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刘彦随、王介勇 |
2012年 |
西藏自治区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2011-2020) |
西藏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余成群(3)、孙维(7) |
2010-2011年 |
西藏河谷农区草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西藏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余成群(1)、钟华平(7)、孙维(8) |
2010-2011年 |
西藏高原青饲玉米新品种高效生产与加工利用技术示范推广 |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沈振系(2)、张宪洲(4)、余成群(8) |
2010-2011年 |
陆地生态系统变化观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于贵瑞、何洪林、孙晓敏、岳燕珍 |
2011年 |
环境一号卫星环境应用系统工程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
2011年 |
纵向岭谷区“通道-阻隔”作用规律与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机制 |
云南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吴绍洪 |
2011年 |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樊杰、陈田、张文忠、封志明、王黎明、王传胜、金凤君、刘卫东、董锁成、牛亚菲 |
2011年 |
我国城市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分布及健康风险 |
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叶必雄、王五一、李永华 |
2011年 |
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江西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于秀波、何洪林 |
2011年 |
北京市农村饮水现状安全风险对策及可视化地理信息平台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叶必雄、王五一 |
2011年 |
中国陆地碳收支评估的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与模型模拟系统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于贵瑞、孙晓敏、何洪林、温学发 |
2010年 |
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周成虎、苏奋振等 |
2010年 |
青海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 |
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刘纪远、邵全琴、樊江文、徐新良、王军邦 |
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