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所况介绍│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党群园地│科学传播│科技平台│学术期刊│图书馆│信息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央视网】邵明安:与黄土为伴 为了绿水青山
2018-08-31| 编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8-8-28 

  新闻链接:http://m.news.cctv.com/2018/08/28/ARTIFhkPnEr5zWRj9T0c0Kw0180828.shtml 

  中国科学院院士邵明安,36年来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默默耕耘,为了研究水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的传输模式,常年与荒山野岭为伴,为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两天,邵明安院士团队再次来到位于陕西榆林神木的野外试验站,收集雨季中的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数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邵明安:你看(这)有土又有沙,最容易(被)侵蚀了,所以在这儿,它从宏观上,为国家治理黄河,治理黄土高原来服务的。 

  为减少泥沙进入黄河,邵明安院士团队要找到最佳方案,在提高植被覆盖率的同时,减少植被对水的负面影响,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邵明安院士放弃高薪工作,来到黄土高原,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建立了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为黄土高原合理植被建造提供科学依据。 

  榆林市林业局局长 吕学斌:这些技术使得我们的治沙工作,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现在到处可以看到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现在基本上由沙进人退,已经实现了根本性的逆转,绿进沙退。 

  截至目前,仅陕西榆林沙区造林保存面积就达到13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5%,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而黄河中下游的泥沙量,已经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每年16亿吨,锐减至目前每年2亿吨。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副所长 高星:一个传统的铁骨铮铮的知识分子,他把个人爱好跟国家需求能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一点恐怕是值得现在年轻人学习的。 

附 件
Copyright 2005-202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38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6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Email:weboffice@igsnrr.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