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关怀   历史丰碑  
  历任领导   两院院士  
  著名人物   创新人才  
  专题文章   所庆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回忆回顾  > 工作和生活掠影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科考工作的后勤组织与管理(作者:华海峰 蔡希凡)  
          2010-09-17    【关闭】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

——科考工作的后勤组织与管理

华海峰 蔡希凡

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共组织了有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队27个,参加人员最小的队有几十上百人,最大的队有800多人。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如此庞大的队伍到一个地区,特别是到人烟稀少或无人区考察,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如何保障科考队伍的衣、食、住、行,安全、顺利、如期完成任务,对后勤组织工作是一个巨大挑战!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从事科考的后勤组织与管理工作,回想起来,好像都是一些吃喝拉撒睡的“琐事”,但它却是科考工作成功与否不可忽缺的部分。

5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考察时期,正是我国经济水平很低的计划经济时期,物资供应比较困难。为了满足野外考察最基本的要求,后勤人员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向各有关方面求助解决。一些稀缺和贵重物资、集团购买物资、国家控制物资,都要提前上报有关部门,甚至国务院审批,有些还要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部和总后勤部求助支援。

50年代,综考会只是一个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协调机构,办事人员很少,野外考察队的人员都由院内外各研究所、大专院校和产业部门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各考察队出野外时,由院内各部门或地方抽调一部分行政后勤人员协助工作。

考察队成立后的前期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到考察地区预查前,要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取得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收集考察地区的资料,参与制订详细的考察计划,确定考察路线。,后勤人员要根据考察计划及考察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道路状况,制订出详细的野外装备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包括:考察所需的设备、车辆、考察人员的野外生活保障(衣、食、住、行)等装备及各项物资及数量。尤其野外交通是非常重要的后勤保障,首先要确定所需的车辆种类和数量;到考察地区需要雇用牲口种类(毛驴、马匹、骆驼等)和数量;需要的翻译、向导人数等,都需要在队伍出野外前筹备好、采购好,能在当地解决的尽量在当地解决。

 50年代到60年代,野外装备是很简陋的。尤其50年代,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从苏联进口的汽车有两种,一种是嘎斯63(卡车),一种是嘎斯69(吉普车)。卡车装物资亦载人,吉普车专供年龄大的科学家乘坐。野外装备中还有炊具、行军床、仪器设备及资料箱等;科考人员个人野外装备主要有皮大衣、雨衣、雨靴、水壶、背包、墨镜、望远镜、照相机(少数人可配) 、野外记录本等文具用品……,所有这些都要在出队前准备好。

汽车、相机(贵重物资)要提前订购;木材、汽油属紧缺物资要报批;食用的油、粮是统购物资,也要提前报批。还要备足汽车配件,每辆卡车要配3米长的厚木板和铁锹,尤其在沙漠地区和路况差的地段必须要配备。考察地区有湖泊、河流需考察的,还要准备船只、橡皮小艇和救生衣。

野外考察要聘请有经验能吃苦的汽车司机和炊事员。在京筹集的所有装备、物资、生活用品、食品等都要包装好,用火车托运或考察队的卡车拉运至目的地,托运途中还要有押运人员跟随,以免途中损失。

1964年综考会成立器材组(科)之后,有些物资交由器材联系或共同联系购买。70年代至80年代,综考会的机构已趋完整,野外队的后勤人员基本上由会内人员调配,不够再从外调入。有些器材如照相机、野外用仪器等,器材科已有储备,出野外人员可向器材科借用。野外考察用汽车都为国产解放牌卡车,装饰比以前好多了,用帆布装饰固定的箱体,有门有窗,用途也变为只装物品不载人了。装载物品时,食品(尤其是粮食)和其他物品亦和汽油分别装载。科考人员也改坐北京吉普。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从日本进口了一批野外用车——日本丰田越野车,大大改善了考察条件。

到高寒地区考察,如登山、青藏高原地区考察,必须有特殊装备,如鸭绒衣裤、鸭绒背心、鸭绒睡袋等。当时鸭绒服装要经畜产品进出口总公司审批后到上海畜产品公司加工定做。还要采购大、小帐篷(有些是棉帐篷),以及不同规格的汽油发电机、照明和电烤箱(中法合作时用),从军区购买不同规格的高压锅、汽油炉、炒菜锅等等。高海拔地区考察还要配备小氧气瓶,灌满氧气后带上山,数量视情况而定。

汽车都要加上防冻液,带上防滑链。在高原地区,汽车亦有“高山反应”,速度慢,耗油大,考察队山上所用汽油基本上通过总后、军区,由当地兵站供给,山下用自己从北京调拨的汽油指标,由当地石油公司提供。

食品方面,由北京采购的罐头食品和当地军队供应部门提供的罐头食品,主食有压缩饼干和压缩米饭(太贵)。

总之,后勤工作是一种繁杂的工作,做到人人满意是很难的事。但是,由于有各相关部门的支持,考察队领导及全体科考人员的支持与配合,以及全体后勤组织管理人员的努力,保障了各类科考工作圆滿完成,并且取得重大成果,这也是对综考会的后勤组织管理工作者付出的心血最好的回报!



华海峰:原综考会行政处处长;蔡希凡:原综考会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