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人才

杨宇

  山东威海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先后入选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计划(2016年)、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8年),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0年)资助。2014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访学。担任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区域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理事,国际区域研究协会(RSA)中国分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制图专业委员会委员,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以及《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等学术职务。

  长期从事世界能源地理与国家能源安全、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以及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央企委托的项目/课题/子课题等共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Letter)EnergyApplied GeographyGeographical Review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Energy Policy《地理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刊》等国内外主流综合性、能源或地理类期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国家能源安全、区域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产业规划等领域撰写的30余份咨询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采纳。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新区、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等领域完成的10余份规划成果得到了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或省级政府批复实施。荣获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等奖励。

主要研究领域与学术成绩

  1)能源转型和国家能源安全。在理论上提出了“地缘能权”概念,并探讨了能源的权力构成及其地理学发生机理;在方法上强化了多源能源大数据和复杂网络、影响力传播、投入产出等模型的应用。科学阐述了能源权力的“中心-外围”结构、能源贸易网络的“小世界”特征、能源海上运输的“轴辐”模式及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格局与转型等一系列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中权力配置的模式和规律及其变化,有助于加深对全球能源转型、能源地缘格局重塑与国家能源安全的理解。

  2)经济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从理论模型、历史图谱、综合评价、未来情景模拟等维度对中国多种类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新疆可持续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了长期的科研实践,提出了人地关系的全球模式、安疆固土的边境城镇体系等系列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世界能源地理与国家能源安全,420220072021/01-2023/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城乡融合发展,421210012022/01-2026/12,研究骨干/子课题“城乡耦合发展机理与规律”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世界能源权益网络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与权力重构,418711182019/01-2022/12,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类),能源地缘政治学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研究,418420562019/01-2019/12,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油气资源全球合作模式及区域风险防控,413711412014/01-2017/12,联合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世界油气资源权力体系演化及其运行机制,414011322015/01-2017/12,主持

  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中国实现2030年碳排放峰值目标的优化路径研究,2016YFA06028002016/07-2021/06,项目秘书/子课题 传统能源结构调整及减排潜力负责人

  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项目, 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与调控,XDA200404022018/01-2022/12,子课题中亚大湖区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影响与调控策略负责人

  9. 中国科学院特别专项,新疆可持续发展研究2019/05-2021/12,课题“新疆新经济新动能培育模式与路径研究”负责人

  1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项目,一带一路能源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研究,2016C2022016/01-2018/01,主持

  11.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一带一路”典型区域地缘环境系统演化模拟研究, ZDRW-ZS-2016-62016/01-2018/12,子课题中亚油气资源地缘贸易格局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负责人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人地关系的全球模式与地方响应,42130712,2022/01-2026/12,子课题负责人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人地关系演进的资源环境基础研究,414306362015/01-2019/12,子课题负责人

  14.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关键基础能力评估与战略研究, 2017/05-2019/04,课题“东北地区区域合作模式与开放路径”负责人

  15.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能源安全,2021/6-2022/6, 主持

  16.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思路与对策研究,2016/08-2017/06,主持

  17. 吉林省发改委,长吉松国家级老工业基地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研究,2016/09-2017/09,主持

  18. 新疆自治区发改委,新疆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2020/09-2020/12,主持

  19. 新疆自治区发改委,南疆地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2020/09-2020/12,主持

  20. 新疆自治区发改委,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2020/09-2020/12,主持

  21. 伊宁市发改委,伊宁市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2021/01-2021/12,主持

  22.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2018/06-2019/06,主持

  23.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2017/01-2018/03,主持

  24. 宁波市科技局,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规划服务研究,2018/08-2019/10,主持 

主要期刊论文

  1. Yang Y* & Xia S. China must imbalance renewable energy sites, Science, 2022, 378(6620): 609. (Letter)

  2. Yang Y. Energy globalization of China: Trade, investment, and embedded energy flow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2, 32(3): 377-400.

  3. Zhou Y, Yang Y*, Xia S. A novel geographic evolution tree based on econometrics for analyz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CO2 emission intens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2, 305: 114402.

  4. Li X, Dong W, Liu Y, Yang Y*. Tracking the urban expansio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s behind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XPCC): Evidence from morphology and landscapes.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22, 126, 102599.

  5. Wang C, Guo Y, Yang Y, Chen S*.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electricity industry restructuring in China: Ownership mixing vs. vertical unbundling. Energy Economics, 2022, 115: 106380.

  6. Zhang X, Shen J, Sun Y, Zhou C & Yang Y. Formation of city regions from bottom-up initiatives: Investigating coalitional developmentalism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2022(10).

  7. Guo Y, Yang Y*, Wang C. Global energy networks: Geographie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worldwide oil companie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21,139: 110698.

  8. Zhou Y, Poon J, Yang Y*. China’s CO2 emission intensity and its drivers: An evolutionary Geo-Tree approach.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2021, 171: 105630

  9. He Z, Chong Z, Yang Y*, Zhou Y, Liu Y. Evolutionary investment network and the emerging energy power in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0, 30(11): 1849-1870.

  10. Zhou Q, He Z, Yang Y*. Energy geopolitics in Central Asia: China’s involvement and response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0, 30(11): 1871-1895.

  11. Han M*, Xiong J, Wang S, Yang Y*. Chinese photovoltaic poverty alleviation: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economic benefits and emission mitigation. Energy Policy, 2020, 144, 111685

  12. Peng P, Poon J, Yang Y*, Lu F *, Cheng S. Global oil traffic network and diffusion of influence among ports using real time data. Energy, 2019, 172: 333-342.

  13. Peng P, Yang Y *, Cheng S, Lu F *, Yuan Z. Hub-and-spoke structure: Characterizing the global crude oil transport network with mass vessel trajectories. Energy, 2019, 168: 966-974.

  14. Yang Y*, Zhou Y, Poon J*, He Z.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driving factors: A spatial analysi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11: 640-651. 

  15. Yang Y, Li X*, Dong W, Poon J*, et al. Assessing China’s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9, 29(8): 1261-1282.

  16. Peng P, Yang Y*, Cheng S, Lu F*, Mou N, Yang R. Modell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orts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with big dat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18, 118: 852-867.

  17. Yang Y, He Z, Song Z, Xin F *, Wang J*. Investigation on structu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axi trip trajectory network in Xi’an, China.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8, 506: 755-766.

  18. Li X, Yang Y *, Poon J, et al. Anti-drought measure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A study of farmers’ actions and government support in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8, 87: 285-295.

  19. Yang Y*, Poon J, Dong W. East Asia and solar energy trade network patterns. Geographical Review, 2017, 106 (3): 276-295.

  20. Fu X, Yang Y*, Dong W*, Wang C, Liu Y. Spatial structure, inequality and trading community of renewable energy network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olar and hydro energy product trades. Energy Policy, 2017, 106: 22-31.

  21. Yang Y, Dong W*. Global energy networks: Insights from headquarter subsidiary data of trans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s. Applied Geography, 2016, 72: 36-46.

  22. Yang Y*, Poon J, Liu Y, et al. Small and flat worlds: A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rude oil. Energy, 2015, 93: 534-543.

  23. 杨宇. 中国与全球能源网络的互动逻辑与格局转变. 地理学报, 2022, 77(2): 295-314.

  24. 杨宇, 夏四友, 钱肖颖. 能源转型的地缘政治研究. 地理学报, 2022, 77(8):2050-2066.

  25. 夏四友, 杨宇*.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与碳补偿分区. 地理学报, 2022, 77(3): 679-696.

  26. 崔守军,杨宇*.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的地缘政治渊源与地缘战略逻辑, 地理研究,2022, 41(8)2065-2075.

  27. 胡晓辉, 董柯, 杨宇*.战略耦合演化视角下的区域经济韧性分析框架. 地理研究, 2021, 40(12): 3272-3286.

  28. 杨宇. 论地缘能权.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1): 2572-2584.

  29. 杨宇, 于宏源, 鲁刚等. 世界能源百年变局与国家能源安全.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1): 2803-2820.

  30. 杨宇, 何则. 中国海外油气依存的现状、地缘风险与应对策略. 资源科学, 2020, 42(08): 1614-1629.(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

  31. 杨宇, 戚伟, 马丽, 刘毅. “十四五期间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人口功能优化布局.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07): 835-843.

  32. 黄友星, 李恒丞, 杨宇*. 对外援助能促进能源对外直接投资吗?来自中国企业的实证.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1): 2724-2743.

  33. 王云, 杨宇*, 刘毅.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视野与理论模式. 地理研究, 2020, 39(09): 1958-1971.

  34. 刘毅, 杨宇, 康蕾, 王云. 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人地关系的全球模式与区域响应. 地理研究, 2020, 39(09): 1949-1957.

  35. 杨宇, 李小云, 董雯等. 中国人地关系综合评价的理论模型与实证. 地理学报, 2019, 74(6): 1063-1078.

  36. 刘毅, 王云, 杨宇, 马丽.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一体化及其互动关系. 地理学报,2019, 74(12): 2580-2591.

  37. 何则, 杨宇*, 刘毅, 金凤君. 世界能源贸易网络的演化特征与能源竞合关系,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10):1621-1632.

  38. 杨宇*, 何则, 刘毅.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中亚国家油气贸易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6): 575-584.(《新华文摘》网络版2018年21期全文转载)

  39. 杨宇*, 王礼茂, 江东等. 美国对伊朗石油禁运与全球能源安全. 地理研究, 2018, 37(10):1879-1898.

  40. 何则, 杨宇*, 宋周莺, 刘毅.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演进态势及驱动因素.地理研究, 2018, 37(08): 1528-1540.

  41. 李小云, 杨宇*, 刘毅. 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地理研究, 2018, 37(08): 1495-1514.

  42. 李佳洺, 杨宇, 樊杰等. 中印城镇化区域差异及城镇体系空间演化比较. 地理学报, 2017, 72(6): 986-1000.

  43. 李小云, 杨宇*, 刘毅. 中国人地关系演进及其资源环境基础研究进展. 地理学报, 2016, 71(12): 2067-2088.

  44. 杨宇, 刘毅, 金凤君. 能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 地理研究, 2015, 34(02): 213-224.(入选2016年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

  45. 杨宇, 刘毅. 世界能源地理研究进展及学科发展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05): 818-830.(《新华文摘》2013年第16期和人大复印资料《地理》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

著作/参与编著

  1. 杨宇, 郭越译. 能源与社会: 批判性透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预计). Bridge, G., Barr, S., Bouzarovski, S., Bradshaw, M., Brown, E., Bulkeley, H., & Walker, G. Energy and Society: A Critical Perspective. Routledge, 2018.

  2. 杨宇, 李小云译. 解读国际贸易: 得与失,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Poon, J., & Rigby, 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Basics. Routledge, 2017.

  3. 杨宇等著. 开发区: 东北新成长空间. 科学出版社, 2019.

  4. 金凤君, 王姣娥, 杨宇. 新时期东北地区创新与发展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18.

  5. 付鑫, 杨宇. 城市化地区空间扩张与综合承载系统关系研究.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5.

  6. 樊杰等著.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指南. 科学出版社, 2019.

  7. 金凤君主编. 东北经济地理. 科学出版社, 2019.

  8. 方创琳等.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能源地缘配置格局与中国合作. 科学出版社, 2018.

讲授课程(国科大)

  本科生: 人文地理学

  研究生: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国科大校级、院级优秀课程),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 (国科大院级优秀课程)

学生毕业去向

  1. 李小云(2018年博士毕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周强(2020年博士毕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司

  3. 何则(2021年博士毕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4. 王云(2022年博士毕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人文地理学

  招生方向:(1)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2)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联系方式010-64889092E-mailyangyu@igsnrr.ac.cn

  2023年已招收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

  欢迎有GIS、人文地理学、经济学和大数据分析背景的同学报考2024年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生。

更新日期: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