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雯珺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成员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屈冬玉先生签发任命邮件,任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李先德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焦雯珺副研究员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科学咨询小组(SAG)成员,两人的任期分别是2022-2023年和2024-2025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保护倡议,旨在探索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减轻气候变化、工业化、城镇化等对农民带来的影响,并提高传统农业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近20年的发展表明,GIAHS的保护与发展对实现全球粮食与生计安全、保护生物与文化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共有22个国家的62个传统农业系统被认定为GIAHS项目。 

  中国是GIAHS保护倡议的最早响应者、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重要推动者、成功实践者、主要贡献者。目前以15GIAHS项目位列世界各国之首,在该倡议的影响下,农业农村部于2012年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China-NIAHS)的发掘与保护工作,目前已经正式发布6138个项目。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更好支持全球GIAHS保护与管理工作,FAO2011-2015年执行全球环境基金项目期间,组建了项目指导委员会(ST)和科学委员会(SC)。2015GIAHS被正式列入FAO常规性工作后,2016年起设立了由总干事直接认命的科学咨询小组(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SAG)。SAG每届任期2年(其中第一任期延长一年),可连选连任,但最多任期两届。第一、二届任期为2016-2020年,成员共有7位,由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的从事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组成,为GIAHS的评估与认定、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咨询与技术服务。 

  20215月,FAO面向全球招募5GIAHS SAG成员,以更换项目执行期就在科学委员会任职的3名成员,并新增2名成员。经过半年多的严格遴选和激烈竞争,焦雯珺副研究员成功当选。 

  地理资源所是最早参与GIAHS工作的科研机构,并在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该领域国内外最具影响力和引领性机构。2005年,我所与原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共同努力,成功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推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一批GIAHS保护试点,并得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批示。2009-2014年,作为具体实施机构,成功完成了全球环境基金“GIAHS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项目。此外,牵头编制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程序与标准、起草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书编写导则》《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导则》等得到颁布实施,牵头起草的多份咨询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主编了《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丛书》《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儿童绘本》等学术与科普著作。李文华院士于2011-2015年一直担任GIAHS项目指导委员会主席,并担任了农业部第一届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牵头发起成立了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并任第一届主任委员。闵庆文研究员于2011-2015年担任GIAHS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2016-2020年担任SAG共同主席,现任农业农村部第二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第二届主任委员,还牵头发起成立了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并任共同主席,2013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别贡献奖 

  焦雯珺副研究员一直从事农业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领域的研究工作,并担任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执行秘书长、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理事。主持或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FAO/GEF项目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相关著作10余部,参与完成我国多个GIAHS项目的申报并获得成功,牵头开发我国GIAHS动态监测系统并被农业农村部使用,积极开展GIAHS科普宣传工作,参与组织多项GIAHS国际交流活动。 

                                       

                                                                              (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