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东、方创琳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全球人类活动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自然生境的快速丧失是广受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建立自然保护区被视为缓解人类活动引发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基石。然而,尽管《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承诺到2030年保护全球至少30%的陆地、内陆水域和海洋,目前对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有效性却缺乏系统深入的评估。
针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李广东研究员、方创琳研究员等联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Jianguo Liu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James E. M. Watson教授,整合全球30米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和因果推断方法对全球超过16万个自然保护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抵御栖息地丧失(自然用地到人为用地的转化)的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
研究发现,从2003年到2019年,全球73%的自然保护区内约114万平方公里的栖息地发生了从自然生境到人为用地的转化。这些转化主要由城市扩张、农田开垦、牧场开发和森林砍伐引发。总体来看,面积较大且保护措施更严格的自然保护区栖息地丧失率较低。尽管多数保护区有效遏制了城市扩张,但在应对森林砍伐和农业扩展方面的表现不够理想。与未保护区域相比,自然保护区在减少栖息地丧失方面的效果高出33%左右,但其在缓解周边人类活动压力方面的能力有限,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继续建立新的保护区外,亟需提升现有保护区的管理效率,以更有效的措施遏制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快速丧失,从而实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该研究成果以“Mixed effectiveness of global protected areas in resisting habitat loss”为题于2024年9月27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李广东研究员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方创琳研究员和Jianguo Liu教授,其他合作者为James E. M. Watson教授、孙思奥研究员、戚伟副研究员和王振波研究员。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等资助。
论文信息:Guangdong Li,Chuanglin Fang*,James E. M. Watson,Siao Sun,Wei Qi,Zhenbo Wang & Jianguo Liu*. Mixed effectiveness of global protected areas in resisting habitat los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5,8389 (202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2693-9.
图1 人类活动引发的自然保护区内的栖息地丧失
图2 自然保护区内外的栖息地丧失对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