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洋、葛全胜等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最新成果

  建筑人类在一定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上创造的,用以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其最初的建造目的即是为了保护人们免受恶劣天气或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利影响。因此,建筑对于气候变化,特别是与之相伴随的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深刻影响应是非常敏感的。 

  该研究工作以屋顶坡度变化为着眼点,基于中国古代建筑高度的气候敏感性,以中国北方地区现存唐以来木构建筑遗存、中国近2000年气候重建成果为基础,关注了近2000年来温度变化、降雪事件记载与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坡度变化相同步的波动趋势,以及屋顶坡度对于屋顶排雪能力及建筑安全的重要影响。文章研究发现:由历史气候变化导致的降雪变化,是造成中国古代建筑(官式)千年尺度上屋顶坡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李思洋(共同第一作者)、葛全胜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与南京大学符淙斌院士团队合作研究发表。 

  论文信息:S. Li, K. Ding, A. Ding, L. He, X. Huang, Q. Ge, C. Fu, Change of extreme snow events shaped the roof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the past millennium. Sci. Adv. 7, eabh2601(2021). 

  论文链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