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食育从概念到行动——“反食品浪费法”背后的文化思考

  来源:《北京人大》杂志          作者:刘晓洁          发布时间:2021-6-12  

  20214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反食品浪费法》直击讲排场、好面子饮食陋习,聚焦食物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终端消费的全过程,及时、精准地将道德层面的要求上升至法律规范,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勤俭节约理念,促进公民绿色文明消费。作为一部软法,一方面,这部法律兼具制度意义与实质意义,即更少强制、更多协商、更重引导,意味着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共治模式与协商机制,以食物消费为代表指明现代公共治理新方向;另一方面,这部法律不是目的,是在优秀传统饮食文化与社会时代发展新要求的基础上,为公众科学膳食、文明就餐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引导公众加强自律、树立正确的饮食消费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立法背后的思考:传统饮食文化剖析 

  民以食为天,食物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依赖食物生存,获取能量与营养;人以食物为载体,将家庭、宗教、性别、族群、国家等一系列社会文化要素连接起来,食物兼具的社会、文化与生态属性逐步凸显出来。人与食物的关系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延伸,而食物在构建社会生态网络、承载并传递特定人类文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支出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比重越来越低;传统饮食文化中勤俭节约、爱惜食物等优良传统逐步被忽视,畸形的饮食文化理念日渐凸显。一方面,是“讲排场”的畸形饮食文化理念。我国古代饮食,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往往与权力相挂钩,是身份、面子、甚至权力的体现。进入现代社会,餐桌上讲排场、爱面子的陋习却已成顽疾一直延续,以丰盛为好客,以俭朴为不礼,逐渐成为待客标准。以婚宴为例,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婚宴是彰显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场所,讲面子、有排场成为婚宴的必备元素,婚宴多选用套餐,菜品数量足、菜式丰富多样,每桌花费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随着婚宴花费的增加,产生的浪费量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是“过度吃喝”的畸形饮食文化理念。部分公众膳食观念不合理、膳食行为不科学,导致出现盲从、无度、不理性的饮食消费行为,造成不必要的食物浪费与额外的身体负担,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与健康风险。 

  立法保障下的新路径:食育 

  传统农业社会中,个人饮食习惯的养成源自家庭、源自母亲的饭菜,这几乎成为终生偏好的口味和记忆,成为影响一生饮食习惯的重要因素,摄取食物似乎成为无需刻意学习的事情。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经历饥饿、温饱时代,快步跨入饱食时代,过去饥饿和温饱时代的饮食经验和习惯,已经无法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继续实践,传统饮食习性的培养方式在当代遇到诸多问题与挑战。人与食物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吃与被吃”,需要掌握和饮食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加强人与食物之间的情感纽带,亟需综合性、系统性的饮食相关教育进行规范。 

  国内营养与食品等领域专家积极倡导和推动“食育”。“食育”就是培养获取与辨别食物、了解食物营养知识、养成科学饮食习惯,并以具体食物为载体进行道德、文化、营养科学、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引导与培养的教育。食育是通过“食”的相关科学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将信息灌输转变为主动学习,赋予公众自主健康生活的能力。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注重以食育人,广为流传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国古代朴素食育思想的记录与蕴蓄,被纳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我国几代人的第一堂食育课。 

  我国现代食育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第一,科学性。食育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营养学、农学、地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为支撑。第二,系统性。食育涉及知识、技能、文化、观念等多个方面,工作范畴涉及教育、宣传、财政等多部门,是一项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多主体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第三,动态性。食育相关知识和理念不断更新,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第四,差异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需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因材施教。例如,学校开展的食育实操课程——教孩子做一道家乡菜。这堂课不是简单地教一道菜,菜品只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融和了饮食文化教育、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烹饪技能培养的完整体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劳动和体验,让孩子们与食物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珍惜食物、热爱大自然,感恩食物的馈赠者。课程实施内容既包括甄选食材、烹饪的技能、家乡菜背后的文化等,又包括营养健康、环保、安全操作等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确保整个讲授过程的科学性。同时,需要结合最新的营养膳食指南,讲授减盐、减油、减糖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行动,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动态性特征。 

  立法保障下的新机制:以食育为抓手,构建多主体联合机制 

  《反食品浪费法》为“餐桌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与有力支撑,推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合理饮食、进步文明、健康中国的“新食尚”。食育是对全民教育和学习过程的有效补充,是将公众合理膳食、绿色消费、健康生活关口前移的有效途径。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大背景下,亟需在立法的保障下,以食育为抓手,构建多元主体下的社会共治网络。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主体联合机制。食育涉及教育、财政、卫生、文化等多方面,应由相关部门牵头,加强顶层设计,系统制定中长期规划与实施方案,明确食育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等,明晰各部门、各主体的责任,逐步构建多层级、多主体联合共建的体制机制。聚焦健康建设的突出问题,在相关部门中创建协调联动网络,构建协同治理体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科学有效的食育建设体制机制。 

  第二,重视传统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度挖掘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饮食文明新风尚相结合,建立传统饮食文化官方宣传平台和渠道,增强传统饮食文化的民族自信。应将杜绝餐饮浪费、弘扬传统饮食文化传统等作为党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参与度强的宣传活动,使党员干部成为杜绝餐饮浪费、传统文化传承的标兵,为杜绝餐饮浪费做示范,同时带头监督一切餐饮浪费现象,逐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婚宴为例,鼓励婚事从简,包括简化现有的婚礼仪式、取消不文明的陋习、拒绝大操大办和奢侈浪费等。从多方面宣传移风易俗,引导主流价值观。让大家从心底认识到,低调、不浪费的婚宴更能显现出家庭的教养和文化底蕴,推动和引导婚宴从“爱面子”向“重文明”转变、由“讲排场”向“求健康”转变。 

  第三,以校园为重点,家校联合推进。食育面向各年龄段和不同人群,尤其是行为和习惯正在养成的儿童群体,可以作为德育、智育、美育等的延伸。充分通过课堂宣讲、农林体验、营养餐教育、实操等多种途径,强化传承优秀饮食文化意识,将食育与劳动教育、美育等有机结合,融入已有教学体系,促进校园食育的常态化。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长期持续向家长群体普及食育知识,扩大食育的影响力,并促使学生发挥桥梁作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不断拓宽共建内容,巩固建设效果。例如,2017年在北京举行的减少食物浪费校园科普活动中,我们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思考身边的浪费行为,讨论如何更好地减少浪费。随后发现,孩子们中午会通过主动少要米饭、及时分享等行动减少浪费;同时,他们回家与大人们分享,认真分析自己家里的浪费问题,分享课堂上学会的小妙招。孩子们成为文明消费行为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切实实现小手拉大手的互动效应。 

  第四,加强标准制定和经验推广,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由行业协会牵头、龙头企业引领,对中央“八项规定”在杜绝餐饮浪费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在此基础上联合制定标准,包括重量标识、小份餐和常规餐(每份最大量)的标准等。鼓励行业协会围绕前厅、后厨不同环节减少浪费的措施、经验等组织相关培训,提供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等服务;推动示范店和示范区建设,择优命名一批“减少浪费示范店”,打造标准化示范样板,利用线上和线下积极推广实践经验与成果,实现以点带面。 

  全社会食品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年5月底,《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颁布实施,以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和制度保障,将食育从概念落实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餐桌文明和新风尚建设,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刘晓洁,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894999814746700015&item_id=1894999814746700015&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623462131886&showmenu=false&ref_read_id=76d157ee-5fa7-4128-96cd-5e8e937ae084_1623720103807&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