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范思立    发布时间:2019-4-25 

  “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已进入第六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特别助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专访。 

  刘卫东表示,未来“七路”引航,将保障“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其中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仅仅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更是中国自身绿色发展理念的海外实践和主动作为,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领域。 

  正确认识“一带一路”的空间属性 

  中国经济时报:随着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越来越多,早已突破“沿线”范畴,正确认识“一带一路”的空间属性,对于我们开展“一带一路”研究和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刘卫东:从本质上讲,“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对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开放,没有预设的国家名单和空间范围。《愿景与行动》曾提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但是也强调“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组织均可参与。实际上,目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已经从亚欧非大陆拓展到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充分体现了其开放性。 

  在理解“一带一路”开放性的同时,也需要正确认识“一带一路”的空间属性。目前,在学术研究中存在一个比较流行的所谓沿线64个国家的空间范围。实际上,这些国家是古丝绸之路沿线除去发达的西欧之外的国家,故被习惯地称为沿线国家。考虑到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以及各国的发展水平,这些国家被预期最有可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这些国家中的绝大多数都与中国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或发表了联合声明。 

  除了这64个国家的名单外,还有一个名单是国内外都非常感兴趣的,这就是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或发表联合声明的国家。截至今年3月底,这个名单已经有125个国家。根据各种公开资料,上述64个国家名单中有56个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或发表了联合声明。另外,非洲约有40个国家,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约有20个国家。这些国家可以称之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尽管“一带一路”从字面看是一个具有高度空间选择性的概念,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具有多重空间内涵,是一个跨尺度的概念。无论如何,“一带一路”都不是其字面所表达的两条“线”。至少它是一个空间网络,一个国家间合作的网络。追问“带”在哪?“路”在哪?恐怕是一个巨大的误解,尽管“一带一路”确实具有多尺度的地理属性。 

  “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 

  中国经济时报:缘何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置于“一带一路”建设突出的位置? 

  刘卫东:气候和环境贯穿人类和人类文明的整个历程,是“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关注的主题之一。由于沿线地区具有复杂多样的地理地质气候条件,差异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独特但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因而,“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生态文明之路。 

  沿线地区既有迫切的发展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拥有复杂的地理条件,部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压力很大。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维护脆弱的生态平衡,从碳排放到可能的环境污染,每一个生态环境议题都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和妥善处理的,涉及全球或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或者面临巨大的环境风险以及当地社区的强烈反对,不但导致项目建设失败,而且也会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必须认识到,在人们生态环境意识全面觉醒的当代,不顾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包括在低收入国家。此外,近几十年来,活跃的环保组织在唤醒欠发达地区人们环境意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因此,与前四十年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时期不同,“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着全新的国际环境和舆论氛围,必须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 

  中国经济时报: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是我们一贯的主张,现在更加强调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意义何在? 

  刘卫东:事实上,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是中国的主动作为,是其自身绿色发展理念和经验的推广。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仅仅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更是中国自身绿色发展理念的海外实践和主动作为,更是“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领域之一。 

  应该承认,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曾经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大气污染(如雾霾)、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湿地消失、草原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巨大的能源消耗及其带来的碳排放,不但让中国承受着国际压力,也是其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 

  所以,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领导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对推动低碳循环经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建立了一系列考核制度。 

  这些新的发展理念和制度安排大大地改善了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让中国真正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初,中国政府就非常重视绿色发展理念。《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也多次强调,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20175月,中国的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提出,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但是,倡导和实践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能陷入虚无主义,即否定一切建设项目。发展仍然是解决当今世界矛盾和挑战的唯一选择。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项目、推动经济增长,是沿线各国发展的根本需要。这才是真正的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