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森林结构?

    森林结构是指森林植被的构成及其状态。其大致分为组成结构、空间结构、年龄结构和营养结构等。
 
    组成结构:狭义指森林群落中森林植物种类的多少,广义则包括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分,除了植物之外,尚有动物和微生物及其环境因子。在天然林中,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与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的数量密切相关,在单位面积林地上,植物种类愈丰富,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也愈高,从而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量和稳定性。森林树种组成通常以组成系数表示。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森林称纯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则称混交林。
 
    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为森林植物在林地上的分布状态和格局。不同植物都有自己特有的分布格局和镶嵌特性。分布格局有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聚集分布是森林植物水平分布的主要格局;人工林和沙漠中灌木的分布可能近似于均匀分布。垂直结构是森林植物地面上同化器官(枝、叶等)在空中的排列成层现象。在发育完整的森林中,一般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地衣4个层次,每层又可按高度分几个亚层。乔木层是森林中最主要的层次,依森林类型不同,可分为1~3层。
    
   时间结构:森林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不同年龄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依据构成森林主要树种的龄级来表示林分的年龄阶段,不超过一个龄级的森林,称为同龄林;若超过一个龄级的森林,则称之为异龄林。不同树种的龄级期限根据森林经营要求而异,如速生的林木及软阔叶树种为5年,生长较快的树木及阔叶树种为10年,生长缓慢的针叶树(云、冷杉、红松等)为20年。同龄林的发育过程又可明显地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等阶段。
  
    营养结构:从系统的观点来看,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通过取食过程而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营养级结构。一个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由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环境所组成,它们可划分为不同的营养级。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将固定的太阳能以有机物净积累的形式,通过食物链,由绿色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等依次由一个营养级向另一个营养级传递,其中能量的转换效率从平均意义上来看不超过10%。有机体越接近食物链的开端,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大,并顺着营养级依次减少,从而构成生态系统生物量金字塔或能量金字塔。                    
 
 
    (摘编自《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