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下水

    影响和控制中国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质及与其有内在关系的各种自然地理因素。由于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构造特征,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地下水,特别是受昆仑一一秦岭巨型纬向构造带的影响,使中国地下水在区域分布上不仅南北有明显的不同,在东西方向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地下水按其形成主要可分为4类:
 
    1.松散沉积物中孔隙水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多分布有大型中、新生代构造盆地和平原,有巨厚的松散沉积,地下水蕴藏丰富,如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以及汾渭盆地、银川盆地、南阳盆地、河西走廊等,中国南方则多为小型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松散沉积较薄,含水相对较差。在北方西部多为内陆盆地,降水和常年积雪融化源源汇集于盆地边缘的巨厚砾石层中,在地下水溢出带形成绿洲,而盆地中心则远离水源,降水又少,多为沙丘覆盖。东部为平原地区,新老河道纵横,沉积了厚层的第四系松散沉积,地下水蕴藏丰富。在上述东部平原和西部内陆盆地之间的黄河中游地区,分布有巨厚的黄土沉积,形成中国独特的黄土高原黄土孔隙一一裂隙水。
 
    2.碳酸盐岩类喀斯特(岩溶)裂隙溶洞水  在南北方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北方喀斯特裂隙溶洞水主要发育在下古生代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中,喀斯特水以大泉或泉群泄出。南方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粤、桂、湘、鄂等省区,多分布在上古生代和下中生代的地层中,形成一系列的地下暗河和规模巨大的溶洞。
 
    3.南北方浅层地下水(包括潜水与浅部微承压水)  南北方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不同。北方地下水矿化度一般常大于1克/升,西北内陆盆地有时可高达几十克/升,而在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矿化度多小于1克/升。此外在北方不论平原地区或大型内陆盆地,由山区到平原均具有较明显的地下水水化学水平分带与垂直分带,而在南方一些山间盆地中,这种分带现象极不明显。
  
    4.多年冻土地下水  除在黑龙江省北部和新疆阿尔泰地区有少量永久冻土和季节冻土地下水分布外,在青藏高原出现世界中、低纬度地带少见的低纬度高海拔多年冻土地下水。
 
    中国出露地面的温泉和矿泉即有2 600多处。热、矿水有从内陆向东南沿海地区和云南及青藏高原温泉数量逐渐增多,水温逐渐增高的趋势。仅粤、闽、台3省就有温泉500多处,温度多在50~60℃以上,属中、高温热水。广东东山湖温泉区已发现有104℃的高温热水,福州市钻孔孔口水温达98℃,台湾屏东温泉高达140℃。云南温泉最为集中,计有480处左右,仅滇西著名的腾冲火山温泉,在南北长115千米,东西宽55千米的范围内,即有温泉50多处,最高温度105~110℃,有些属间歇性喷泉。西藏高原也分布有许多高温间歇性喷泉,水温在80℃以上(相当于当地水的沸点),著名的羊八井温泉属高温气泉,水温92℃。四川热水分布多集中盆地东部及西部的边缘山地,计250多处,其他较集中的地区还有湖南70多处,最高温度91℃;江西50多处,水温82℃;辽东半岛60多处,水温多在50℃以上;山东半岛的东部,温度高达96℃。此外在太行山、吕梁山、秦岭东段、渭河谷地等均有温泉出露,如著名的陕西临潼华清池,水温50℃。
 
    在中国许多大平原如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等,都发现了丰富的地下热水。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最早国家之一。水井的开凿利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的木结构水井)可上溯到57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汉朝四川自贡地区在中生代坚硬岩层中开凿了深达百米以上的自流井以汲盐卤水,比法国和意大利12世纪出现的自流井至少要早千年。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坎儿井”有悠久的使用历史,—直延用至今仍不失为当地引用地下水灌溉的有效方法。中国地下水年平均资源量为8 287.7 亿立方米,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地区均已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了地下水作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