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山脉

天山山脉是亚洲内陆中部的著名山系,世界干旱区域的多雨山地之一。在中国境内,纬向横亘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东起东经96°10的哈密县东,西到东经74°50的乌恰县西北。东西长约1 760千米。南北跨越5个纬度(北纬40°3145°23),宽250350千米,面积约41万平方千米。山地耸立于准噶尔与塔里木盆地之间,海拔多在4 000以上。位于西段的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 435.3;东段的高峰是博格达峰,海拔5 445

 

山脉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所组成,山体之间夹有许多宽谷与盆地。

 

天山山地现代地貌过程从山顶到山麓,依次为:①常年积雪和现代冰川作用带。位于海拔3 8004 200以上的冰雪覆盖的极高山带。据统计,天山拥有现代冰川近7 000条,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②霜冻作用带。位于海拔2 6002 700以上的山区,堆积了大量古代冰川沉积物,并保留了多种冰川侵蚀地形——古冰斗、冰槽谷、冰坎等。负温期长达半年,仅于盛夏解冻。流水侵蚀、堆积带。位于海拔1 5002 700(2 800),河网密布,河谷阶地发育。④干旱剥蚀低山带。位于海拔1 3001 500以下,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南坡位于海拔1 7002 000以下,年降水量100150毫米,外营力以干燥剥蚀作用为主,南坡尤盛。

 

山地气候年中明显分成冷、暖两季。冷季天气多晴朗,3 000以下的山地、盆地和谷地积雪深厚,且多雾霜。暖季(夏季)海拔3 000以上多雨雪。3 000以下气候凉爽。各地湿度差别受高程控制。

 

在天山山地,特别在天山西段,冬季往往形成明显的逆温层结。逆温产生于10月,消失于翌年4月。以1月份的层结为最大,达3 000左右。

 

天山山地的年降水量,同一山坡自西到东,逐渐减少;山地迎风坡(北坡)多于背风坡(南坡);山地内部盆地或谷地少于外围山地。位于天山内部的巴音布鲁克海拔2 438,年降水量仅2 762毫米,比同高度的山地少。但地势宽坦,河曲发育,降水集中夏半年,湖沼星罗棋布,水草肥美,成为中国著名草原之,并且是天山山地唯一有天鹅生栖的地方,现已划为的自然保护区

 

天山北坡的年均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上,是中国干旱区中的湿岛。其中以西段的中山森林带最多,竞达1 139.7毫米1970年记录)。海拔接近海平面的托克逊年降水量最少,只有6.9毫米。降水季节变化很大,最大降水集中在56两月,以2月份最少。 

 

天山山地为新疆不少大河的源头,如伊犁河与塔里木河等。在不到20万平方千米的山地径流形成区内,有大小河川200多条,年总径流量为436亿立方米,占新疆河川径流总量的52%。引水灌溉遍及新疆57市、县的绿洲农田。按各河出山口以上的集水面积计,年平均径流深271毫米。河流年径流变差系数一般为0.10.2,变化相对稳定。年径流变差系数为中国最小地区之一。

 

天山山地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山地中森林面积约占全疆的50%,草场面积约占全疆的47%。此外,天山矿产种类繁多,新疆的工矿区亦多分布于天山南北。天山山地已建成独(山子)库(车)公路、伊(宁)一若(羌)公路、乌鲁木齐一巴仑台一库尔勒公路。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