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为中国第三大沙漠,位于北纬39°30′~42°,东经98º30′~ 104º,面积约4.43万平方千米。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
 
    巴丹吉林沙漠地质构造上属阿拉善地块,地貌形态缓和,主要为剥蚀低山残丘与山间凹地相间组成,第四纪沉积物普遍覆盖于地表,形成广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
 
    沙漠广大地区全为沙丘覆盖,流动沙丘占83%。西部边缘有以梭梭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丘,面积约3 000平方千米,沙丘高大密集,其中高大沙山占沙漠总面积的61%,高度多在200~300米,最高可达500米。沙漠东南部的沙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内陆小湖(俗称海子),约140多个,面积一般为1~1.5平方千米,最大深度可达6.2米,多为咸水,不能饮用。湖周植物茂密,多为湿生、盐生等类型,常以湖水为中心与周围沙丘呈同心圆状分布,接近沙丘的地段出现以沙生植物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堆。海子周围常为牧场及聚落所在。
 
    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0~60毫米,年均温7~8℃,沙面温度达70~80℃。年均风速4米/秒,八级大风日为30天左右。沙丘上植物较少,仅于沙丘下部或丘间低地生长有稀疏灌木、半灌木,除梭梭林外,主要生长有沙拐枣、沙竹、霸王、木蓼、沙蒿、柽柳、沙葱等,盖度多在5%左右,在沙山与湖泊之间常出现有白刺沙堆。    
 
    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千米不到1人,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全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