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无人区探秘一——从拉萨到那曲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明森)
 
  1976年5月20日,我们藏北分队一行包括自然地理、地貌、地质、古生物、植物、动物、土壤、水生物、草场、地热等十几个专业的科学工作者以及来自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人民画报社记者和司机、医生、无线电台报务员、厨师等32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紧张忙碌的准备之后,在队长王振坏率领下分乘大小5辆汽车离开拉萨驶向那曲。
  
  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们大家坐在车上,眺览车窗外似乎望不到尽头的空阔原野和绵延起伏的山峦以及那些在明媚阳光照耀下白得刺眼的皑皑雪峰银岭。面对这粗犷壮美的高原景色,叹赏之余,我们也都在默默地沉思着,想像着前方将要在那里生活和战斗数月的羌塘高原会是个怎样的地方?在这块有人称之为“死亡的土地”里我们将会遇到怎么样的困难和考验?要闯进这个所谓“人类禁区”,得冒多大的风险?我们能否适应那里恶劣的环境,克服那些难以预料到的种种艰难困苦,如期完成各自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我们中既有在西藏高原奋战多年的老考察队员,也有初次踏上雪域高地的新队员以及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年轻队员。不管是谁,大家都非常清楚这次出征羌塘的重要意义,并且能为参加这次非同寻常的科学探险而感到自豪与光荣,当然也都意识到此次羌塘之行会有很大风险,对这次带有探险性质的考察活动多少怀有些许命运难卜的心情。为了保证这次远征羌塘的顺利进行,中央军委有关部门已作好应急措施和部署:两架载满多种物资装备的救援飞机待命停候在兰州机场,一旦我们在羌塘遭遇不测或发生“弹尽粮绝”的危急时刻,只要发出求援急电,他们就会立即起飞赶来解救。尽管这样,我们心底里还是在暗暗自慰,默默祝愿此次险行能够万事如意,圆满成功,平安归来。
  
  一路上,我们就这样在浏览沿途风光的同时,不断思忖着,不知不觉中已来到了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的羊八井盆地。这里离拉萨78公里,海拔已在4350米以上,比拉萨高出700多米。我们下车在此午餐,只见附近一些地方冉冉升起一股股白色雾气,好像地面上飘拂着层层洁白的纱云,它们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与其近侧高高的雪峰交相辉映,瑰丽壮观。原来这就是著名的羊八井地热田。1975年,我们科考队地热组与西藏地质局合作在此地打下了我国第一口湿热汽井,井口水汽温度130℃,地下深处水汽温度则有200~300℃。这种在地壳内岩浆活动作用下产生的高温热水溢出地表面时,因压力骤减,部分热泉就变成蒸汽,它与热泉水混合即为湿蒸汽。羊八井一带湿蒸汽田储藏着极大的地热能源,据估算,其天然热流量共计约有5.03x108焦耳/秒,不仅是西藏最大的热田,也是世界上大型热田之一。如此丰富的地热能源,将可利用来发电和建立温室种植蔬菜瓜果。对于能源紧缺的西藏来说,羊八井地热田无疑是个极其宝贵的自然财富,应予以重点开发。
 
 
羊八井热田  
 
  离开羊八井,过了当雄县,行约240公里,于傍晚7时到达藏北重镇那曲。这里位处怒江上游支流那曲河畔,地势高亢,海拔4500米。这里长冬无夏,寒冷偏湿多大风,遍野都是低矮如毡状的嵩草草甸植被以及散布其间的低洼积水沼泽,构成西藏主要的天然牧场。当时天正转暖,放牧季节已到,不时可以看到一群群牦牛与绵羊游弋在这辽阔丰美的草原上,其间疏落散布着一座座冒着袅袅炊烟的黑色牧民帐篷,构成了一幅高原牧区特有的风情画卷,粗犷豪壮。
  
  这里的草甸土壤富含有机质,土色暗黑,缓缓流淌于其间的那曲河面泛着粼粼黑光,这大概就是那曲名称的由来吧,在藏语里,“那曲”即是黑色河流之意,而在古籍《禹贡》里亦称它为 “黑水”。
  
  那曲一带乃是西藏最为高寒、永久冻土最发育的地区。即使7~8月最暖的季节,地下几米深处仍为坚硬不化的冻土层,只有表层才化冻溶融而常呈泥泞状态。正是由于冬夏冻融交替,造成地基不稳固的影响,以致从青海格尔木经过这里通往拉萨的青藏铁路建设工程计划迟迟不能实施,使西藏至今仍是我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区,难圆铁路梦! (注:该段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
     
  由于那曲地势高,不少同志像患重感冒一样,头痛、气喘乏力或恶心,夜晚睡不着觉。这里空气稀薄,含氧量仅有海平面含氧量的57%,很容易使人产生高山反应。加上我们来这里的几天里,不是下雪,就是打冰雹,有时一天内连打两次冰雹,雹粒如樟脑丸般大小。这种阴冷潮湿、雪雹不断的天气不啻是对我们出征羌塘前夕的体能测试与考验。
 
 
(作者简介:李明森,地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40余年来,曾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综合科学考察。从1973年起,前后2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地区,从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大峡谷到羌塘无人区和横断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