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无人区探秘十四——史前人类的遗物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明森)
 
  1976年8月,我们在巴毛穷宗还有一个惊人的重大发现,那就是在营地附近捡到30多件青灰色的角岩质坚硬小石块,它们与一般砾石及自然崩解的岩屑碎石显著不同,石块周边明显有着人工打击或加工而成锋刃状尖棱,并保留有原始的磨光面,无疑是古人打制的石片、刮削器之类石器。这种略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石片石器,前些日子我们在蒂让碧错、才多茶卡及错尼等湖岸边也曾偶然捡到过一些,但在巴毛穷宗发现的石片石器数量最多,而且是羌塘无人区内分布最北的。
 
 
新石器之一——复刃刮削器
 
 
新石器之二——石核
 
  根据采集到的石器特征及未发现陶器的情况推断,它们当属中石器或新石器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地质年代约为距今7500~5000年的中全新世前期,稍早于我国中原的仰韶文化期。在目前几无人类居住的羌塘高原腹心海拔4800~5200米的地区居然发现了古人类活动遗物,足以证明在很久以前,羌塘无人区的气候还较暖,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对第四纪沉积物(包括湖相沉积物在内)中的古植物与泡粉分析及同位素碳14的断代侧定,也证实了中全新世时期的羌塘高原中南部地区气候温暖稍湿润。当时气温要稍高于现代气温,并生长有松、桦和栎等针阔叶树种;那个时期正是青藏高原人类活动范围达到全盛的时斯,原来仅栖居在较低地方的古人类,随着气候转暖,也曾向高处和北方扩展,一直分布到了羌塘高原北部约北纬34°附近(即巴毛穷宗一带)。从所发现的石器地点来看,它们不是靠近湖边,就是邻近泉水,如巴毛穷宗就有一个叫玛尼的裂隙泉。因为湖泉边常有茂盛的草地可供野兽栖息和繁衍,而这种环境也有利于古人类的居住生活和进行渔猎、游牧等生产活动。
  
  羌塘无人区内石器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这一地区人类考古学上的空白,对于研究羌塘高原古地理环境的变迁历史也有很重要价值。大约从距今3000年左右开始,晚全新世新冰期来临,结束了中全新世气候最宜期,随着气温降低与逐渐变干燥,许多湖泊退缩,湖面下降,湖水矿化度增加,原先的淡水湖变成咸水湖或盐湖。与此同时,原生的乔木林也逐渐退出羌塘高原而让位于稀疏低矮而耐干旱的草本植物。古人类赖以为生的渔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变劣,迫使他们不得不向其他较低地区迁移,而他们的劳动工具——石器则默默地遗留在沉寂宁静的群山幽谷湖盆之中,成为我们今天追溯古人类活动以及他们居住环境变迁的可靠线索和有力证据。
  
  事实上,羌塘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除了跟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外,亦跟高原近期隆升活动密切相关。降升的结果加剧了羌塘地区气候向干冷发展的趋势,以致近期更为寒冷干燥,成为人类生存的“禁区”,仅在暖季才有少数牧民来此进行短期的游牧业或食盐开采活动。我们在巴毛穷宗附近玛尼泉眼旁就见到两处石头垒成的废墟,想是过去牧民偶然来此时构筑的临时歇脚处所,故在其附近地上除了遍布许多干牛粪外,还残留不少灰烬和牛羊残骸。
 
 
(作者简介:李明森,地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40余年来,曾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综合科学考察。从1973年起,前后2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地区,从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大峡谷到羌塘无人区和横断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