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无人区探秘十七——登上喀拉米兰山口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明森)
 
  1976年8月10日,过了强巴欠火山群,车子载着我们又穿越了分布着众多高一两米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的宽展缓倾斜山麓洪积扇,来到一个山沟口前。我们停下车子,经地形图查核确定方向无误后,便长驱直入、闯进沟里去。山沟不宽也不陡,我们的小吉普仍能顺沟而上。最后爬过一段较陡的光秃秃石质山坡,来到一处稍显宽缓的山洼地内,只见前方山岩毕露、坡度陡增,山穷水尽已无路,不能再开车往前了。此时天色渐暗,我们就在这海拔5400米的地方安下第32号营地,这是我们在羌塘高原考察期间最高的宿营地了。今天行程较长,约有100公里。此次采取轻装上阵的“轻骑兵”突击方式顺利爬进了昆仑山地内,不失为明智决策。若是全队人马浩浩荡荡北上的话,不要说行动迟缓、耗费时光了,就算能勉强过得了可可西里、玉尔巴杂钦等山障的话,最终也要被迫阻留在昆仑山脚下。如今,抬眼望着那昆仑山已是近在咫尺,明天就可向它发起最后冲刺了。
 
 
喀拉米兰山口附近的营地
 
  8月1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早我们走出帐篷,感到空气格外清爽,虽然寒气逼人,大家精神仍很抖擞,充满着决战前的激情和矢志不可移的决心。我仍照常去观测温度计,发现昨夜气温曾降至-16.5℃,今晨8时的气温是-8℃,营地旁小溪水已封冻,地面也被冻得硬邦邦的,连山坡上那些稀落的矮草叶面上也蒙上了一层白霜,一幅万物萧索的隆冬景象!
  
  吃罢简易的早餐,我们一行12人离开营地列队徒步前行,在费力爬过几十米高坡之后,终于胜利地登上海拔5450米的喀拉米兰山口。其为昆仑山东段主要山口,是新疆和田地区且末县进入西藏的雄关要隘,只因羌塘高原环境恶劣,平时几无过往行人来此山口,仅有极少数牧民在暖季时赶着性口经由此山口到羌塘来进行短期的游牧活动。当年瑞典人斯文·赫定正是从这个山口由南疆进入羌塘的。
 
 
向喀拉米兰山口前进
 
  我们脚下这一段昆仑山脉乃是羌塘高原的北界。昆仑山脉东西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000~6000米,这条雄伟山脉不仅是构成青藏大高原的主要骨胳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及亚洲著名的大山脉。在其西段(新疆境内)有海拔分别为7719米与7546米的公格尔山和慕士塔格山等著名高峰;东段上也有高达7723米的木孜塔格峰,所以它一向被人们称为 “亚洲脊柱”。昆仑山在我国古书(如《山海经》、《淮南子》等)中早有记载,说昆仑山中有“县圃”,是与天庭相通的地方。稍后的古籍中也有 “昆仑山,河出之源”这样明确的记述。因其山势崇高宏伟,古人尊其为“万山之祖”。另外,昆仑山脉北麓自古以来还是我国中原通往中亚细亚、印度、伊朗、阿拉伯及小亚细亚等所谓西域的要道。有史料记载的,如两汉时代的张骞、班超先后出使西域,东晋法显与唐朝玄奘的西行求法等,他们都是西出长安(今西安),经敦煌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于田、和田等地前往西域诸国的。这条路线就是极负盛名的“丝绸之路”南线。
 
  我站在这终年彻骨奇冷、刮着凛冽寒风的山口,觉得这里满目荒凉,几乎一片死土!但当我仔细寻看时,仍然可在岩隙碎石中间觅见一些紧贴地面匍匐生长的凤毛菊、垫状蚤缀之类植物,这些高山冰缘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植物,靠着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这严寒酷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不由使人惊叹生物对环境的高度适应能力!
 
  站在山口处还能清晰地眺望到东侧近处有一座魁伟高峻的险峰突兀屹立在群峰之,那就是木孜塔格峰。它那白雪皑皑的千年冰峰就像一位身披洁白婚纱的新娘,娇艳妖媚、光彩照人,再衬上那一碧如洗的蓝天和薄雾迷蒙、远接天际的重重山峦,更是分外妖饶、使人陶醉!
 
 
考察队员在喀拉米兰山口处合影  
 
  面对着这条亚洲著名的气势雄伟磅礴的莽莽大山,我们在赞叹之余,也不无万千思绪。这条从中亚帕米尔逶迤东来的高大山脉,就像一道高墙,围筑在羌塘高原北缘,多少年来一直是西藏与新疆之间难以逾越的天然路障,罕人问津,今天却被我们踩在脚下!我们怀着自豪而又激动的心情回顾近几个月来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终于如愿以偿、胜利登上巍巍昆仑的情景,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愉悦。为此,我们全体队员齐集在山口处,合影留念。
 
 
(作者简介:李明森,地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40余年来,曾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综合科学考察。从1973年起,前后2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地区,从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大峡谷到羌塘无人区和横断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