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香格里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明森)
 
  1995年10月间到昌都进行为期一周访问后,我们在地区副专员洛松泽江的陪同下,赶了三天路,经过芒康、盐井于10月23日来到云南省西北部中甸,行程近850公里。
   
  这一路基本上是沿着澜沧江谷地行进的,先后翻过芒康山和白莽雪山。途中经过德钦县时,我们曾在澜沧江左岸高山坡上隔江遥望那著名的梅里雪山。这座海拔6740米的云南省第一高峰,是那样的雄伟、高峻和俏丽,像披着素衣的娇艳少女屹立在滇藏两省区交界处。德钦是康巴语译音,意思是“极乐太平”。但是这座被藏族人民奉为神山的梅里雪山却并不祥和安定,时不时常会发怒示威,令众多登山健儿胆战心寒,不敢贸然攀缘前往,以至其最高的卡格博瓦主峰至今还是个未被登山家们征服过的处女峰。1991年1月3日夜里,中日联合登山队在海拔5100米的营地遭遇一场突然发生的雪崩袭击,17名中日男儿不幸全部罹难,成为国际登山史上罕见的重大灾难事件。在距德钦县城10多公里的澜沧江畔林灌丛中,我们特地停车去凭吊为此次灾难建立的纪念碑,碑文记载着遇难勇士们的姓名和年龄。在碑旁,我再一次眺览那高高的梅里雪山,只见刚才还曾显露无遗的皑皑耀眼的尖峭雪峰瞬间已被浓云密雾所笼罩,足见此山天气的变幻无常,实乃登山之大忌。
 
 
 
 白莽雪山秋色
                                
  中甸盆地十分开阔,坦荡肥沃的土地,水草丰美,是个优良的天然牧场。在中甸西8公里的纳帕海,是个季节性湖泊,雨季时湖面积可达1000多公顷,我们来时正值枯水季节,湖域已减少很多,露出大片沼泽,是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等禽鸟的理想栖息地,也是新建立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中甸盆地
 
  中甸一带海拔多在3200米以上,从高山峡谷闭塞空间一下子来到这高亢、壮阔的空旷原野,顿觉心胸舒畅。这里阳光和煦,空气清新,氛围宁静安详,除了丰美草场、肥沃良田及高耸蓝天的雪山之外,邻近还有大小雪山与白莽雪山等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纳帕海和碧塔海等秀丽湖泊、雄奇的虎跳峡天险以及诸如白水台(石灰泉华堆积而成的奇异景观)和当地称为“小布达拉宫”的著名噶丹松赞林寺等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难怪有人把中甸一带称为“香巴拉”——藏语意为“无忧无虑的极乐世界”。甚至还有人认为这里就是世人传颂的“香格里拉”。1934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写了一本小说,名为《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提到了喜马拉雅某处一个叫做“香格里拉”的世外桃源,那里有神奇的大峡谷、美丽的湖泊、肥沃的耕地、金字塔状雪山……人们过着安详平和的生活。据说当时还根据这部小说拍了一部电影《寻找香格里拉》。该电影,我无幸观看得到,但我却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曾听到和唱过一首旋律优美的流行歌曲,歌词里有:“美丽的香格里拉,可爱的香格里拉……”然而,这个令人向往的香格里拉究竟在什么地方却不得而知,一直是个谜。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作者随意杜撰的虚幻之境。但是,有人却认为根据书中述及的景物,似乎是隐指中甸一带的草原、良田、虎跳峡、碧塔海、梅里雪山,等等,更何况这里又比较靠近喜马拉雅山脉。因此,尽管书中指明香格里拉是在西藏西部某个雪山深处,但是仍有愈来愈多的人们相信中甸即是作者所说的香格里拉,并且在中甸对国外开放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甸即是香格里拉的名声迅速传播海内外,吸引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一时成为旅游热点,至今方兴未艾。
  
  在主人的热情安排下,我们去游览了中甸镇东北25公里处的碧塔海。该湖深藏于丛山密林中,海拔3540米,高于中甸盆地。我们骑着马,穿林海、越山岭,行约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湖水澄澈碧透、光影闪烁、粼粼潋滟的碧塔海。我们登上两条木船划入湖中,尽情畅游一番。望着湖滨苍翠密林及四周连绵起伏的黛峰以及它们在湖面上留下的倒影,这山水交相辉映的秀美景色令人倾倒和陶醉,也让我们近一个月来辗转高原、紧张而疲惫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松弛和宽慰。当然,在这海拔高、空气含氧量稍感不足的湖里荡桨比较吃力,我们几个轮流划桨,在偌大的湖里周游一圈实是费了一番力气才尽兴而归。风景如画的碧塔海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亮珍珠镶嵌在这山高路又远的僻静山林深处,它是大自然赐予中甸的一处不可多得的宝贵自然遗产。目前中甸政府已将它辟为休闲度假胜地,相信在保护它的原始自然面貌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设计,它将成为滇西北一处非常引人入胜的旅游新天地。 
 
 
(作者简介:李明森,地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40余年来,曾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综合科学考察。从1973年起,前后2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地区,从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大峡谷到羌塘无人区和横断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