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巴丹吉林沙漠之六——沙漠中的特色生物资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明森)
 
  第二天上午我们循来路返回,中午在紧邻沙漠的雅布赖镇用餐后便转去治沙站,参观那里人工栽植的5 000亩梭梭林园。只见一片建立在砂砾满地的山前洪积扇上,长满了许许多多高约二、三米的梭梭灌木。梭梭又名盐木、琐琐,属藜科梭梭属,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区,与胡杨一样都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有“沙漠英雄”之称。材质坚硬的梭梭柴是当地主要的生活用燃料,其嫩叶幼茎还是骆驼和羊的优质饲料(这里饲养的骆驼数量居全国主首)。但据研究,梭梭乃地中海孓遗植物,对研究中亚荒漠植物起源有一定科学价值,已列为国家二类保护植物。另外,梭梭还是名贵中药材肉苁蓉的寄主树种,我们眼前这个较具规模的梭梭园林即是主要用来培育和生产肉苁蓉的。这样,一则梭梭林可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二则它还可培植珍贵药材肉苁蓉,增加经济收入,一举两得。当然,肉苁蓉是寄生菌类,它的生长不利于寄主植物梭梭本身的成长。所以要科学的按一定比例来适度发展肉苁蓉生产,切勿影响梭梭林的生态防护这一重要功能。
 
 
沙生植物梭梭
 
  巴丹吉林沙漠地广人稀,除了仅有的巴丹吉林庙与库乃头庙两个居民点外,罕有人烟。寥廓沙漠之中植物也很稀少,总覆盖度还不到5%,而且大多集中在沙窝低湿地段或海子周围。这些沙生植物中有许多种很有用的资源植物,除了那些湖泊湿地傍大量生长的芦苇与邻近盐碱地上的芨芨草等这些可用来造纸的纤维植物外,最为著名的还有被称为巴丹吉林沙漠“三宝”的肉苁蓉、甘草与锁阳。其中最负盛名的肉苁蓉,属双子叶植物纲列当科,是一种寄生在梭梭灌木根系上的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通常株高40~100厘米,茎较粗,基部直径5~10厘米。全株都可入药。其主要药用功效是补肾壮阳、益精润肠、延缓衰老;此外还有降血脂、降血压、保护心血肌功能和肝脏等多种功效,故有“沙漠人参”之誉。因其经济价值高,受过度樵采与垦殖影响,产量剧减,故被列为国家三类保护濒危种。
 
 
梭梭及其下肉苁蓉
 
  沙漠中生长的另一同样具有补肾益精、壮阳润肠功效的中药材锁阳,也为肉质寄生草本植物,不过它是寄生在另一种名叫白刺的固沙植物根上。除锁阳外,寄主白刺本身也是宝。其果实入药可调经活血、消食健脾;还可生产籽油,制作药酒、饮料与保健品等。至于大家熟知的用途十分广泛的甘草,则是新疆、甘肃、内蒙及东北等我国北方地区生长最普遍的沙生植物,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此外,在庙海子等含盐量较高的湖水中还生长有卤虫,这种比一般鱼籽小得多的红色小虫子乃是我国出口水产品—对虾的优质饵饲。总之,巴丹吉林沙漠拥有多种很有经济价值的特色生物资源,它们都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乃是当地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这种资源优势,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