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尼雅行之八——我所见到的尼雅遗址现代环境真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杨逸畴)
 
    尼雅遗址处在现代民丰绿洲北面130余千米的沙漠腹地,离现在尼雅河末端30余千米,以前斯坦因作过调查和编号的有70余处,近年经过广泛的调查又发现了20多处遗址,这样可以说已共有90多处遗址了。中日联合考察队将这些遗址用GPS定位和编号,绘制于图上,可以明确地发现两点:一是当年斯坦因发现的40处遗址坐标标注得十分精确,乃至达到令人费解的程度;二是就已发现的古遗址看,它们皆是沿着古河道作南北向为主的分布,大致以佛塔为中心南北长27千米,东西宽约7千米。古遗址的分布格局明显表明了人类生息与水之间的密切关系。去年考察的结果还表明,在沿古河道30~40千米的地段陆陆续续还可以发现不少以破碎陶片为主的古文物遗存,而且认定是比尼雅遗址更要老一些的远古文明的遗存。而据石油物探队的人介绍,在尼雅遗址以北的大沙漠中曾发现过十多米被淹埋的古城墙遗址。我想,尼雅河历史上是否曾北伸流入过塔里木河呢?沿河的古代文明是否也是依照水退沙进的规律逐渐依次消失的呢?尼雅遗址中最大的一个谜就是古精绝国的城郭、王宫又在哪里?是否会在更西北方向的沙海中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考察研究。
  
 
我所见到的尼雅
 
    现代尼雅古遗址所在的地面皆在海拔1 200米左右,由灰白色和粉红色黏土和沙层互层组成地面,物质的组成表明这里是静水环境造成的河湖相堆积层。它表明最近的地质历史上,这里曾有一个大河大湖的时期,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河湖交替出现,最终留下了广大范围内厚十余米的河湖相堆积地层(出露厚度)。河 湖的变化,最终由于河流的切割,风的吹蚀和堆积地面,同时形成尼雅河尾闾的绿洲三角洲。至少在3000年前左右,人类开始在这块绿洲上生息繁衍,尼雅人在沿河大块阶地上建房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而一些小块的河湖堆积平台因红柳、胡杨植物的生长,把吹来的风沙也固定下来,土壤发育,最终在干旱环境下变为红柳固定沙包。气候的恶化,人类活动的破坏,沙漠化的扩展,水系的变迁,水源的严重缺失,最后可能在某种社会因素的参与下,终使尼雅废弃,王国消失。黄沙淹埋村庄,干涸的河床里形成众多新的流动沙丘。河湖相堆积层被风侵蚀得支离破碎,形成众多风蚀台、墩、丘地貌。   
 
    这样环境中的基础——地形,在纵向上就是以河湖相堆积层为地面(阶地),往下是切割下去的众多古水系的河谷和盆地洼地,河谷和盆地中是风蚀台、墩地貌及新的沙丘堆积地貌,它们以2~6米的新月形沙丘链和沙垄为主,主要是受北东到近东西方向风的长期吹扬堆积的。古遗址就分散地坐落在沿河地面 (阶地)并被后期为黄沙所淹埋着。地面以上则是固定沙包和新、老沙丘,新沙丘的产生和覆盖表明沙漠化的扩展。   
 
    在横向上,环境中的一些基础因子如植被反映最明显,它主要是依水而生又有着自己明显的分布和组合规律。一般是以河流为纲,随着远离河床,地下水位由高到低的变化,植被呈现有规律的明显不同的组合变化。其中,凡有植被的地带,它们共同组成了绿洲(或绿色走廊)的荒漠河岸林带。显然这种有规律的分布是以河流为纲、受制于地下水的分布的。以上的地形、植被和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当然是通过调查得到的,而实际情况显然要复杂得多。因为尼雅地区本是河流下游的三角洲。三角洲上的水系分布是分汊、零乱的,因此上述环境规律也就显得零乱和缺失了。不过,这种规律,限于在尼雅地区以南以佛塔为中心东西宽十多千米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之内是古分汊水道和水系变迁的范围,以外明显有高大的流动沙丘复合组成的条列沙山,它们限制了古尼雅水系的范围。从尼雅遗址以南7~10千米处开始,在古河道旁就出现成片连续分布的枯死胡杨林带。目前枯死胡杨林带内尚残留有少数活着的大胡杨树,它们是严酷环境中的幸存者和最顽强者。胡杨林带的后缘有高20~30米的连座红柳固定沙包分布。在以大佛塔为中心的2~3千米范围内,主要是分汊水系留下来的复杂分布的干河谷和牒形湖塘洼地,现代的鼻状新月形沙丘分布其中。新沙丘高2~6米,地面到处零星散布看5~10米高的红柳固定沙包和被风沙埋没的古房屋建筑遗迹及残留的少数枯死的胡杨。由佛塔间北,先是出现一片风蚀洼地,各种形态的风蚀残台、墩地貌,十分醒目。有的古河谷洼地中依稀可看出有古农田、田埂和渠道的痕迹。沿古河道愈往北,现代风沙堆积愈是强烈,密集的流动沙丘成片淹没了绝大部分古遗址和墓地等。   
 
    尼雅遗址所在地当然是极为干燥多风温差大的环境。由于干燥,2000多年来的尸体绝大部分还是以干尸的形式被保存着。由于风多风大,古遗址的房屋皆被黄沙淹埋,只露出2米多高的梁柱来。风沙随时在改变着地形,大部分坟墓被淹埋了,又有不少坟墓被风蚀暴露出来。一场大风过后,在风蚀洼地上往往能捡到不少暴露出来的古文物。而日本学者对古遗址残木进行放射线的风化分析,发现主要营力为经受太阳紫外光线的风化。
 
 
(作者简介:杨逸畴,江苏省武进县人,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先后二十余次上青藏高原,八次深入雅鲁藏布大峡谷、五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科学考察探险,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要论证和发现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