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秉维与中国地域划分研究

杨勤业  吴绍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黄秉维先生是我国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他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注视国际研究动向和趋势,提倡学科间交叉和渗透,强调综合研究,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为经济建设,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并身体力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他不断开拓并指导了自然地理的许多综合性研究工作,尤其突出的是在中国自然区划研究方面,成就卓著,推动了我国自然地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自然区划研究成果至今仍为农、林、牧、水及军事等部门的重要参考资料,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国地域划分研究的开拓者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悠久而重要的传统,并已发展成为地理学的区域学派。区域学派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域分异的科学。地理学以区域为核心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特征。50多年前,黄秉维在论述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时,就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全局的综合科学。他认为,“地理学当为地面区域之比较研究”,“研究地表上区域的差异之科学”,“地理学以研究世界事物所组成之复杂体之区域的差异为目的”,“区域地理为地理学之主体”,“研究区域地理不从系统地理人手,必至茫无端绪”等。由此可见,地域划分研究历来是地理学的传统工作和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黄秉维就着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他在编撰《高中中国地理》时就对组成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作了全国性的区划。在40年代发表的《中国之植物区域》及《中国之气候区域》均为我国早期的部门自然区划成果,具有开拓意义。
  
黄秉维是中国自然地域划分研究的开拓者,还由于他在研究中国地域划分时,即使是研究单个要素,也是从综合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和判断问题,并作出结论。即他一贯倡导的,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气候区划研究申,他依照综合观点将原来的云贵高原区分成两个区域,得到原作者的赏识。在《中国之植物区域》一文中,黄秉维明确指出,“植物赖自然环境而生。自然环境不同,则孳扎于其中之天然植物亦异。中国地形气候土壤皆极复杂,生于其中之天然植物自亦不得不然。中国植物受人类之影响特深,其原始状态已残缺不全。”黄秉维的划分以生态上的关系为准绳,将全国划分为26个区,表明了黄秉维的综合观点,极其深刻地阐述了组成自然环境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完全没有按照自然综合体的发生发展与区域分异规律,拟定比较严密的原则和方法,并据此进行的综合自然区划工作,更没有由有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共同参与,发表的文献也只有10余种。50年代以后黄秉维协助竺可桢主持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使这方面的状况迅速得到改变。他及林超、罗开富、任美锷、侯学煜、席承藩、赵松乔等也先后提出全国自然区划的各种不同方案,还有各省区和地区均进行各类自然区划,全国性和各地方区划工作的开展,是与黄秉维的倡导和先行作用分不开的。因此,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和地方自然区划工作的深入,而且带动了我国自然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深入。
 
二、中国地域划分研究的经典
 
1956年,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由竺可桢、黄秉维等主持,组织各有关学科人员进行中国地貌、气候、水文、潜水、土壤、植被、动物、昆虫的区划及综合自然区划。由于区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农、林、牧、水等事业服务,几种主要区划所采取的原则:一是先进行类型区划,然后进行区域区划;二是偏重现代的自然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三是以地带性为第一性因素,非地带性为第二性因素;四是地带性因素先考察较难以人力改变的温度,然后考察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限度内可以人力改变的水份状况;五是在拟定温度带(原称热量带)和水分状况地区的界线时,一般先着眼由温度及水份状况的地域差异所引致的其他现象的地域差异,然后选取界线,再寻求较能体现地理相关性的界线指标。综合自然区划(黄秉维,1959)的结果,显著地显示出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除两个零级外,区划至第三级,将全国划分为3大自然区、6个热量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阐述了第四、五级和生物气候类型的划分,系统说明了全国自然区划在实践中的作用及在科学认识上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黄秉维(1965)对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补充修改了原有方案,明确将热量带改称为温度带;80年代以来,他又作了较系统的修订。
  
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中,他根据自然地理原理,比较研究各项自然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拟订了适合中国特点又便于与国际接轨的区划原则和方法,按照生物气候原则,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揭示了中国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系统地说明了全国自然区划在科学认识上和生产实践中的用途,是我国最详尽而系统的自然区划专著,一直为农、林、牧、水、交通运输及国防等有关部门作为查询、应用和研究的重要依据,影响巨大,国外迄今未见有类似的著作。
  
1959年黄秉维的区划方案,突出地反映了他在区划方法上的创新,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遵循生物气候原则,即地带性原则,划分高级单位,要求首先表现水平地带性;然后反映出垂直地带性。强调较高级单位的划分着重以自然界中的现代特征与进展特征为主要依据,着重考虑不能改变的或很难改变的自然要素,较低级单位的划分则着重以残存特征为主要依据,着重考虑较易改变的自然要素,其中主要是包括地貌发生类型和地面组成物质在内的下垫面的性质。因此,在划分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之后,按地形的不同,依平地和非平地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我国自然界多山地和高原,加之内营力和岩石组成差别很大,上述地带性原则和相应的方法是适合我国国情和恰当的;自然区划的分类单位体系可以区分为类型区划和区域区划。黄秉维指出,全国性区划最好将两者综合起来,先在较高级单元中进行类型区划,然后在较低级的单元中转变为区域区划。这就解决了类型区划与区域区划转变的难题;划分温度带和水分状况的区域,都需要拟订一定的指标体系。然而,黄秉维强调的是必须以气候、土壤、植被的地理相关关系为基础,根据气候在土镶与植被上的反映,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水平地带规律,并由此寻求相应的区划方法,根据自然现象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对比和推论,提出可以作为划界依据的指标体系。研究方法除了亲临野外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利用了大量前人的文献外,还特别重视向其他专业的专家学习,广泛征询意见,提炼综合成为可以为我所用的知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构筑了一个科学化、标准化很高的“平台”、一个“专家系统”。所有这些都突出反映了黄秉维的综合观点,研究成果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自然地域划分研究的经典,是将20世纪地理学最重大的进展和发现——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成功地应用到中国的典范。其后,地理地带性规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黄秉维曾先后两次对《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进行修改,集中对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补充修改了原有方案,明确将热量带改称为温度带。80年代以来,他又作较系统修订,简化了区划体系,重申温度与热量的不同,纠正热量带的错误称谓。鉴于80年代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黄秉维敏锐地察觉到这一趋势,他强调将区域单元作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来认识,冶区域与土地类型为一炉,以持久地维持、提高及最大限度地发挥某一地域自然生产潜力为目的,对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拟订的区划方案首先将青藏高原与相对较低地域区分开,然后分别按温度、干湿情况和地形逐级划分,他共分出12个温度带、21个自然地区和45个自然区。

附件下载: